一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6.5%。突出保运行稳增长主责,持续落实高频调度、通报、预警机制,部门密切会商、协同发力,市县上下联动、协调高效,全市工业运行监测预警更加精准规范,工业运行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。2022年,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5%,实现年度预期目标(6.5%左右),高于全省(5.5%)1.0个百分点,高于全国(3.6%)2.9个百分点。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0.8%,贡献率50.6%。制造业占GDP比重25.8%。
二是新增规上企业创历年新高。紧紧围绕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目标,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、印发递增行动计划、出台26条培育措施、加大督导考核力度、兑现首次升规奖励资金,精准帮助企业达标入统,加快打造工业经济新增长点,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。2022年,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4家,净增规上企业49家,超过市新增目标34家、省净增目标9家。
三是精准施策稳市场预期。制定9方面22条暖企惠企政策措施,鼓励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、技术研发、品牌创建、高质量发展和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、数字经济发展等。制作政策措施落实“一卡两帐”,通过“线上线下”相结合的方式,将国家稳经济运行33条、省稳定经济运行“1+20”、市稳定经济运行69条和推动创新发展75条等政策措施宣传到位、解读到位、服务到位,引导工业企业用足用好用活,对增强企业预期、提振工业运行提供有力支持。
四是多措并举精准保供稳双链。应对年内疫情多发频发,制发系列应急预案、闭环操作指南等,力保重点企业不停产、少停产。千方百计帮助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协调关键原料供应、运输车辆通行、人员返岗等,确保了关键时刻拿得出、用得上。按照“一车一证一路线”原则,保障“运证通”24小时在线审核,确保企业即申请、即受理、即反馈,累计核发电子通行证数量23046个。分四批推荐列入省级“白名单”企业355家,并推送到各县区政府和18个相关部门,合力进行帮扶服务,其中68家列入生态环保正面清单。
五是包联服务工作成效明显。扎实开展“我为企业办实事”活动,成立6个包联督导工作组,局领导带队每月深入对口县区开展“送政策、稳增长、促投资、强服务”活动,对工业指标、项目建设、县域特色产业、服务企业发展等6方面18项重点任务开展调研督导。市、县工信系统组建保运行协调服务工作专班,建立“问题台账+专人负责+协调联动”应急机制,为企业办理员工出入证、运输车辆通行证3万多个,协调解决各类难题600多个。
六是推动工业降本增收提效。针对工业利润下滑,以制强办文件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、降低生产要素成本、提升企业竞争力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5个方面提出了20条细化支持举措,加强部门协同,压实县区责任,聚焦解决行业共性问题、企业个性问题,全力做好企业降本增收工作。2022年,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01.4亿元,为全省5个利润总额超百亿元的市之一;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.0%,排全省第5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