着重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——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王素文
来源: 河北日报
点击数
362
发布时间:
2024-09-11 17:00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,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,要着重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,坚决去、主动调、加快转,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,让新兴产业顶天立地,让未来产业竞相涌现。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扎实推进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落地实施,9月6日,河北日报记者采访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、厅长王素文。
记者: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。围绕完善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体系,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,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重点抓好哪些工作?
王素文:工业是立国之本,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。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指出,要构建以标准提升引领产业升级体制机制,加强先进标准体系建设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打造结构优化、多极支撑的制造强省。我们将紧紧围绕全会部署,不断健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提供强大物质技术基础。
健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机制。完善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机制,以标准提升为引领,以发展高端产品为导向,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,推动钢铁等行业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、企业由扩规模向提效益转变,全面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。健全新兴产业系列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,促进集成电路、网络安全、生物医药、电力装备、安全应急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。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,超前布局空天信息、生物制造、人工智能、前沿新材料等新赛道,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。
健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机制。充分发挥高新区先行引领作用,加快制定省级高新区管理办法,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,打造创新融合发展的先行区。聚焦重点产业链,开展科技创新“揭榜挂帅”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,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
健全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机制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全面落实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政策措施,在细分领域打造更多单项冠军、隐形冠军,建立瞪羚企业、独角兽企业培育库。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,支持高新技术企业、先进制造业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,形成企业竞相创新的生动局面。
记者:推动高质量发展,实体经济是坚实支撑,数字经济是重要驱动力量。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方面,省工信厅如何积极作为?
王素文: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。当前,我们正在研究制定《河北省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行动方案》,对全行业、全链条进行改造升级,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。我们重点从“点、线、面”三个维度抓工作落实。
“点上树标杆”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“一企一策”推动企业开展数字技术集成创新应用,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,培育一批“数字领航”企业。
“线上育场景”。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链,“一链一策”制定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,优先在钢铁行业形成数字化转型典型应用场景。
“面上创示范”。在高新区、特色产业集群“一园一策”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,打造一批省级数字园区、智慧集群。
记者:我省打造了一批立县兴县的特色产业集群,已形成县县有集群的发展局面。如何创新机制、挖掘潜力,推动集群高质量发展?
王素文:特色产业集群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、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。我们将坚持政策引导和帮扶服务并举,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,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向“新”而行、向“质”图强、向“上”突围。
一是出台工作指引。制定出台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,进一步明晰发展集群所具备的要素条件,针对性提出发展突破路径和推进措施,为市县发展集群提供遵循。
二是实施重点攻坚。以“共享智造”为突破,支持各地依托集群“领跑者”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设“共享工厂”,通过共用厂房、生产线和检验设备,提供从产品创意到生产落地的全流程服务,降低成本、提高效益,打造一批集群“共享智造”标杆示范。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引领,依托集群“领跑者”企业,汇集各类资源要素强化支持,集聚上下游链条,推动“领跑者”企业成长为集群产业链“群主”型企业。
三是抓好关键支撑。强化技术支撑。聚焦集群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,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支持组建创新平台,编制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。强化质量支撑。深化“助企引智”服务,推行“首席质量官”制度,推动质量管理向集群全供应链、全产业链、产品全生命周期延伸。强化品牌支撑。实施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“三品”战略,持续开展“冀有特色”品牌提升活动,打造“爆款”产品。
四是完善培育管理体系。选定一批重点集群集中培育,省工信厅直接抓3个集群,每个设区市政府集中力量各抓1个集群,探索形成成熟经验模式后复制推广。建立特色产业集群梯度培育体系,培育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择优争创国家级集群。建立集群评估管理机制,每年评估、3年复核,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动态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