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工信系统开拓创新、担当作为,紧扣“谋发展、促融合、强服务”的职责定位,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,奋力推进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建设制造业强市取得了新发展、展现了新气象、体现了“更优、更足、更强、更快、更多”五大亮点,交出了一份极为不易、亮点突出的成绩单。
——工业发展质效更“优”,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.1%,高于GDP增速(5.5%)3.6个百分点,排全省第2位,创十年来最快增速;实现利润总额137.4亿元、同比增长27.1%,总量、增速分别排全省第3位、第2位;营业收入利润率5.2%,排全省第2位,工业经济提质增效、两翼齐飞,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发挥了“压舱石”作用。
——主体壮大活力更“足”,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0家,总量达到542家。其中,新建投产纳统11家,年度新增工业产值150亿元左右,创历史最好水平。年营收百亿级工业企业5家,全年新增国家“小巨人”2家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、专精特新企业43家、创新型中小企业115家,优质中小企业队伍加速壮大,工业规模再攀新高峰。
——产业焕新动力更“强”,高端装备制造、汽车零部件、粮油食品加工、电子信息4大特色主导产业集群发展,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创汇18.4亿美元居全省首位。新增县域特色产业集群“领跑者”企业4家,2个特色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实现“零的突破”。
——转型升级步伐更“快”,全年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439个,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%。产业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,全市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居全省前列。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,共6个项目进入河北省“揭榜挂帅”项目清单。绿色制造体系进一步完善,全年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,国家级绿色工厂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比重排全省第2位。
——帮扶争创成果更“多”,坚持“跑部进京”“跑省进厅”,共争取省级以上典型案例和试点示范项目21项,中信戴卡获批全省唯一“5G+工业互联网”试点;累计争取省工信厅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,工业领域4个设备更新项目和2个节能降碳项目获特别国债支持,新型工业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。